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综合影响分析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时间:2023-01-13 10:57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到203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增加到4.2亿人左右,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老龄化率将相继达到峰值。人口老龄化进程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风险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发展机遇。

  一、人口老龄化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

  一是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和创新能力。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以及劳动生产率都会将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经济增长潜力的提升。在减少劳动力供给方面,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意味着非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如果劳动参与率及人口出生率相对稳定,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潜在经济增长率面临下行的压力。在减少资本积累方面,老年人口是不再从事职业性生产活动的纯粹“消费型”人口,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则意味着其分享产出成果的比例越高,经济产出可用于生产投资的比例相对越小,从而不利于资本积累,降低经济潜在产出水平。在放缓创新方面,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会随之退化,体力、脑力都处于衰退状态,不仅难以胜任现有的工作,而且年长的劳动者一般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接受新技术、熟悉新设备,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放缓,影响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大量研究也表明,成年人的创新创造性随年龄呈现出“倒U型”,创新创造能力的顶峰期在30~40岁期间,基础创新的发明大多发生在中青年阶段。

  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在养老保障体系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带来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攀升,养老金的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基金可持续性问题不容忽视。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方面,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远高于其他人群,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和老龄化率提高,家庭、政府为老年人在医疗健康方面支付的费用越来越高。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GDP增长速度,对医保基金的长期支付带来巨大压力。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总量、服务质量均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需求。2021年末我国养老服务床位813.5万张,而同期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加上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等都急需照护,社会化养老供需缺口较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社区实现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的比例非常低,专业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的能力还比较有限,无法充分匹配家门口的养老需求。优质普惠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与养老事业进入普惠型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不相匹配。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不高,与农村人口转移流出问题相互强化,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挑战。

  三是影响家庭功能和代际和谐。我国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同时还伴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家庭观念淡化的现象,导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快速弱化。传统的家庭观念正在逐渐淡化,社会上出现一些重小轻老、淡漠老年人、远离老年人,甚至歧视老年人的现象,老年人的物质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相应满足,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代际之间的经济和伦理关系也发生着变化,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上,注重生活品质、休闲娱乐和自我发展,用来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此外,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年轻人形成普遍的“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导致养老从以往的“用心”逐渐转变为“用钱”模式,传统家庭观念中赡养父母的思想逐渐异化为用物质、金钱供养老人的思想。

  四是威胁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随着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空巢、高龄、失能老年人问题更加突出。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65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分别为1.31亿人、0.9亿人,占农村地区总人口比重为23.8%、17.7%,分别高出城镇8.0个百分点、6.6个百分点。养老问题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月养老金不足200元,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可观、体面的收入来源和财富储备,加上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薄弱、医养结合条件差,农村老年人养老短板比较突出,甚至出现“农村留守老人无人照料”“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偏高”等社会问题,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给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带来潜在威胁。

  五是诱发坑老、损老、伤老等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老年人群体通常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一方面知识更新不足,对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欺诈手段了解不全面,普遍存在智能技术运用困难。另一方面反应慢、辨别能力不强,给欺诈行为以可乘之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欺、瞒、骗”等坑老、损老、伤老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当前,我国养老诈骗手段和方式主要集中在:涉老食品、保健品领域虚假宣传、消费欺诈;利用“养老房”坑骗老年人;以养老服务为名非法集资;以“免费游”“低价游”为诱饵强迫老年人高价购物、以“艺术品收藏”为幌子诈骗老年人财物;“黑诊所”“假白大褂”祸害老人问题;利用网站平台、手机APP设置“套路”,骗取老年人钱财;违规改变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途,挤压老年人生活休闲场地。

  二、人口老龄化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

  一是有利于释放银发经济发展动能,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规模。人口结构变化将促进老年产业和服务消费扩围,壮大银发经济,形成发展新动能。根据相关研究测算,2020年我国银发经济总规模约5.4万亿元,占全球银发市场比重的5.56%,对比我国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20%以上的比重,我国银发经济市场发展大有空间。未来,服务亿万老年人群体的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二是有利于发展壮大养老保险基金和丰富商业保险,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相较许多发达国家,我国的养老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以养老储蓄为代表的传统养老金融服务依然处于银行类养老金融产品的主流地位。就保险类养老金融产品而言,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互济性、普遍性特点,该项制度执行情况较好,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生活需求。企业年金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商业养老保险是老龄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大量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制度之一,我国养老金融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并为资本市场建设带来长期稳定资金。

  三是有利于倒逼推动企业寻求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助推产业升级。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必然会伴随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和劳动力结构的老化,从而提高劳动力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也将倒逼企业寻求实现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客观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资本、信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型,进而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虽然劳动力成本上涨,但劳动力素质也会提高,加上技术进步、信息化程度提升以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将会大大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

  四是有利于维护和增进社会和谐稳定。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积累的知识经验、道德文化、意志品质凝聚着成熟、谦和、睿智、豁达的宝贵品格,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尤其是当前和今后10多年进入老年期的老年人,大多数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成长起来的,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对党和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作为家庭长者、社会老者的地位使得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着传播道德价值、文化价值、启迪人生价值的作用,有利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胡祖铨、马婷)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